
打仗的事,当兵确实要平时苦练,但有时候运气真的也很重要。指挥军队,只看书本学理论,纸上谈兵肯定不行,还得去实践。
先申明一下,我不是陆军出身,下面这个故事,是从一些越战老兵那听来的,可能有一点故事的成分,也没有去核实过具体是哪个部队,各位看官当听个乐子就行,如果有参战老兵能证实一下,那更是感激不尽。
是我家大哥部队的故事,本来他是炮兵团的,但因为聪明灵活记性好,被师部调去当了通信兵,有天晚是在师部值班,师部外面两个兵担任哨兵,其中一个新兵,一个老兵。
新兵晚上站岗放哨,这可不是在国内部队门岗站岗,那是真的有敌人摸哨的。
反正很多越南人的军官是从我们桂林陆院毕业的,很多士兵也是我们在广西帮助训练的,双方的作战手段,行动模式,相互非常熟悉,摸哨抓舌头的事,都没少干,所以说真是花钱养了匹白眼狼。
结果新兵就很紧张,一直对班长说,班长,我听到前面有动静啊,老兵认真听半天,就骂了,新兵蛋子,毛个动静,这就是风吹树木的声音么?
过了一会儿,新兵又说,班长,真的有动静,你听听?
班长再听,还是不觉得有任何动静。又过了一会儿,新兵又开始嘟囔,真的有动静啊。
班长终于烦了,对着新兵指的地方就是一梭子扫过去,一点动静都没有,大骂新兵,你个新兵蛋子,胆子比猫还小,有动静吗?
师部几个值班人员冲出来,问了情况,又把老兵骂了一顿,就回去了。
结果第二天天亮去看现场,两个越南人尸体躺在地上,身上绑满了手榴弹,如果给这两个敌人冲进师部,后果不堪设想。
而且当时可能不止这两只,其他的可能以为被发现,吓跑了。后来两个人都立了二等功,老兵被其他战友笑话了几年,说这二等功是靠新兵捡来的。
这个故事,在我当兵的时候,一直印象十分深刻。
这打仗的事,当兵确实要平时苦练,但有时候运气真的也很重要,我哥一个战友,脖子中了一枪,离主动脉只有5毫米,侥幸保了一条命。
对于部队更重要的是,指挥员瞬间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,这个光从书上肯定学不出来,除了学院的理论学习,一定要反复演练,反复思考,才能在巨大压力下,做出正确的决断。
这些年旅游去云南时,在腾冲的国殇园和麻栗坡烈士陵园,都去献了花,他们两代人都做了军人该做的事,到了我们这一代,我们理应尽力,做好分内事,接过他们曾经的担子。
现在一样有祁发宝,有陈祥容,肖思远,王焯冉这样英雄豪杰,中华民族,犯我强汉,虽远必诛的壮志豪情,就是由这样的代代英烈传承下来的。
